本文转自:人民网-贵州频道
川黔高校合作培养民族影像志人才 赋能民族文化保护与创新传播
“美育中国·黔东南行”民族影像志人才培养计划在凯里学院启动
7月15日,由四川美术学院西部艺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、实验艺术学院联合凯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举办的“美育中国·黔东南行”民族影像志人才培养计划在凯里学院正式启动。
该计划是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学“双一流”学科建设项目《文化润黔·和美共生——贵州地区美育浸润行动计划》的重要组成部分,标志着川黔高校深化合作,共育民族文化影像传承人才迈出关键一步,旨在为贵州尤其是黔东南丰富的苗侗等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保护、活态传承与创新传播注入专业力量。
“美育中国·黔东南行”民族影像志人才培养计划在凯里学院启动。主办方供图
黔东南拥有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苗族、侗族等多元民族文化资源。本项目致力于通过影像志这一兼具学术性与艺术性的载体,系统性地记录、诠释和传播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风貌。项目招募对象重点面向贵州高校师生、本地文化艺术工作者、民族学研究者和热心民族文化的社会人士。通过专业培训,学员将掌握运用现代影像技术,深入田野,捕捉、解读和呈现民族文化深层内涵的能力,为守护民族记忆、延续文化根脉提供坚实的技术与人才支撑。
凯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作为联合主办方和项目实施地,在本项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核心角色。这不仅是一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,更是提升本土院校相关学科建设、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契机。双方将依托凯里学院的地缘优势和对本地文化的深刻理解,共同搭建“高校协同(川美学术+凯里学院在地)——田野实践(深入黔东南村寨)——影像表达(成果服务本地)”的在地化人才共育平台。凯里学院师生深度参与项目全过程,将极大提升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能力,项目成果也将优先服务于黔东南乃至贵州的文化建设。
“美育中国·黔东南行”民族影像志人才培养计划在凯里学院启动。主办方供图
为切实服务贵州民族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需求,课程设置极具针对性和前瞻性:民族影像志理论与实践——深入田野,掌握记录与诠释民族文化的核心方法;AIGC智能影像与民族文旅创作——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民族文化展示、非遗活化、旅游推广中的创新应用与作品赏析;黔东南人文纪实深度实践——学员将深入本地特色村寨,进行主题性影像创作实践;影像的当代性与传播策略——研究如何运用当代影像语言,让民族文化更有效地触达大众,特别是年轻群体。
“美育中国·黔东南行”计划是四川美术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“美育浸润行动计划”、落实服务国家战略、深化“文化润黔”工程的具体行动。通过与凯里学院的紧密合作,项目将川美在艺术教育、影像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与贵州(黔东南)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凯里学院的在地力量深度融合。这不仅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体现,更是共同探索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新路径、赋能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贵州本土的创新实践。项目的实施与成果,将为贵州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对外传播增添强劲动能。(江枫)
个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